返回首页您好!欢迎访问兴华医疗集团-利辛兴华医院。今天是:2025年05月10日 星期六
妇幼保健
儿童保健当前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妇幼保健 > 儿童保健

儿童常见三种睡眠障碍

来源: 最后更新:2015-03-17 00:00:00 作者: 浏览:1239次


 

 

一、夜惊

       夜惊:夜惊是指睡眠中突然出现的一种短暂惊扰症状,常见于4~12岁的儿童,青春期后逐渐减少至消失。约50%的病儿有家族史,可能与脑发育延迟有关。也有的是再一定心理诱因后出现,如严重的生活事件,看了恐怖电影等。

        夜惊常常有以下表现:病儿在入睡后半小时至2消失突然坐起尖叫,哭喊,瞪目直视或双眼紧闭,表情十分惊恐;对周围的食物毫无反应,一般很难唤醒;伴有心率加快,呼吸急促,大汗淋漓。一般持续1~10分钟,然后迅速入睡,次日发作经过不能回忆。可频繁发作,有的一晚数次。

        本症一般随年龄增长而自行消失。如始发于年长儿或成年人,次数频繁,则有情绪障碍的可能。保健措施主要为解除心理诱因,对个别频发发作者,可短期使用地西泮治疗。

 


 

二、梦魇

       梦魇:梦魇即做噩梦,通常始于3~6岁。10%~50%的3~5岁儿童中有相当多的梦魇,约75%儿童至少有过一次梦魇。梦魇有一定的家族倾向,与气质类型有关。

        病儿表现为突然从睡眠中醒来,伴随极度害怕,焦虑,感觉将有危险降临;醒来后完全清醒,几乎没有混乱或迷惑,能立即回忆出恐怖的梦境内容。梦魇时很少有讲话,尖叫,行走,常常发生于平时睡眠期的1/2,可以与其他的睡眠障碍并存。梦魇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:1,轻度:发作少于每周一次,没有心理社会功能损害的表现:2,中度:每周发作一次以上,但不是每夜发生,有轻度心理社会损害功能的表现:3,重度:每夜发作,有中度或重度心理社会功能损害的表现。偶发的梦魇无需特殊治疗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对于梦魇发作频繁或比较严重的,要寻找发生的原因,针对性地进行对因治疗。同时对2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再发作的时候用肢体语言安抚他,而年长儿则可以尽可能用安抚的语言使其平静,并可以在孩子睡眠时为他开一盏灯或暂时陪他一会儿。

 


 

三、磨牙症

         磨牙症:磨牙症是一种强迫性的运动障碍,以睡眠时牙齿的摩擦和牙关紧咬为特征。一般认为50%的正常儿童有磨牙,在脑性瘫痪和智能发育迟缓的儿童中更多。磨牙症一般被误认为是原发性睡眠障碍,因而是中枢性的,有遗传因素,由于紧张而促发或加重。

         磨牙症的病儿最常见牙齿的异常磨损,牙齿损伤,牙周组织的损伤,咀嚼肌肥厚以及颞下颌关节的异常,常引起面部疼痛。磨牙可发生于所有的睡眠时期,可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:1,轻度:不是每夜发生,无牙齿损伤或心理社会功能损害的表现;2,中度:每夜发生,轻度心理社会功能损害的表现;3,重度:每夜发生,有牙齿损伤,颞下颌关节异常和其他躯体损伤的表现,或有中度,重负心理社会功能损害的表现。

         保健措施是综合性的,包括咬合的矫正,夹板的使用,心理治疗和药物。如磨牙症还是很难彻底消失,减轻外在压力和接受自己,有助于减轻症状。

 

 

 

 


儿保科丁缓缓供稿

地址: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和平路西侧、长春路北侧
24小时接诊电话:0558-8835120  客服热线:0558-8835002

皖ICP备19018998号-1